兒童構音異常,即是一般所謂的「臭乳呆(台語)」,是在語音構成的過程中發生錯誤或困難,造成發音不準的情況,這是常見的兒童語言問題,而非舌繫帶太緊的結果。長久以來的錯誤觀念,造成許多人以為只要處理孩子的舌繫帶就可以修正孩子口齒不清的問題。其實幼兒口齒不清和舌繫帶太緊沒有太多的關係,反而和孩子口腔動作的協調性以及語音的靈敏度有很密切的關係。一般而言,幼兒在三、四歲以後,口語表達能力可以達到日常對話的程度,也可以用比較完整的句子來表達,所以,如果這時候仍有發音不清楚的現象,我們才會需要帶孩子去作構音的矯正。換言之,四歲以前的幼兒有發音不清楚的問題,很可能是因為他的語言純熟度不夠,經過一段時間以後,語言發展愈來愈成熟,構音的問題會自行修正。但是,如果到了四足歲以後,孩子仍有相常程度的發音不清時,就需要語言治療師的幫忙了。
在構音治療過程中,會採取的步驟如下:
一、把目標音(即錯誤音)誘發出來
二、詞的練習
三、把句子中的目標音說對
四、在短文中把目標音說對
五、類化訓練
以舌尖音ㄉ/ㄊ為例,先要誘發目標音(ㄉ),以透過遊戲來引導要孩子跟我們一起發出ㄉㄉㄉㄉ。當孩子能發出正確的目標音(ㄉ)後,即可進入詞的練習。(ㄉ)有許多詞,例如點心、對不起、電視,多讓孩子做不同含有(ㄉ)音的詞的練習。當孩子能發對詞彙中的(ㄉ)音時就可以把詞結合成句子,例:弟弟看電視,接著可以把包含(ㄉ)音的詞組合成短文或編成故事。最後進入類化練習,所謂類化就是讓孩子能在任何時候都能把音說對,這個階段就必須走出治療室,由老師、家長在平日課堂及生活中讓孩子有經常練習的機會。
範例二:
單音(ㄊㄊㄊㄊ)→詞(太陽/兔子/口香糖)→句子(兔子曬太陽)→短文或故事→類化訓練
構音異常的治療,首先必了解兒童的基本資料,包括年齡(例如捲舌音一般需五、六歲後才會發的較好)、家庭背景環境(例如阿公阿嬤講台語,爸媽講國語,外傭講不標準的英語,太複雜的語言環境造成小孩語言學習混亂)、有無其他相關疾病等,再由語言治療師針對個別情況,做發音的矯正,讓小朋友了解如何發出正確的語音,家長的配合也是很重要的,必須隨時叮嚀小朋友注意發音,才能達到最好的矯正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